(文/王冠翔)
之所以會開始讓孩子們每週一到兩天跑步兩公里上學,最初的想法其實並沒有那麼「正向樂觀猴塞雷」,真正的原因在於自己深深覺得現代小朋友常常人在福中不知福。例如,一早從起床、盥洗、更衣、早餐到出門,拖拖拉拉,認為父母的即刻送達是理所當然;食、衣、住、行、育、樂等樣樣不缺,卻不知一切得來不易,還不懂必須心存感謝。
有一天,當累積的怒點爆了,我決定跟孩子溝通,把原來晚上的跑步訓練改到早上,開始讓他們每週安排一到兩天,跑步兩公里上學,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他們學習自主、惜福。
兒子是個「偏鋒小子」,過動又愛運動,特別是跑步,但不愛游泳,愛騎車。非常自動自發,凡事能快就不願慢,競爭血液在體內滾燙,但缺點就是對於沒信心的人、事、物總是瞻前顧後,比如他就是個路上好漢,水中「好憾」。
女兒是個「中等美女」,對運動無情無怨,游泳表現不錯,不愛跑步,還算喜歡騎腳踏車。樣樣通、樣様鬆,為人處事常常得旁人用力推她一把,因為她生性就是能慢就一定不想快,過程常佯裝很累,但最後都會來個狠狠衝線加笑容滿面。
兩人對於運動,總是各擅勝場,時常各擁其好。
萬萬沒想到,象總太太狠度百分百,某日心血來潮說:「爭什麼,摻在一起做小鐵人不就得了?」當下立刻就和「週五回饋日」的地方媽媽們合謀,幫這群半獸人們報名二○一九年四月「臺東活水湖」的小鐵人賽。
這下子可刺激了,結果如何先不論,過程並不如想像中順遂。
特別是「現代小朋友」可是很有主見的,面對自己不擅長或不喜歡的項目,抗拒與反動都不可能隱藏、忍耐;而身為「現代家長」,我們同樣也在過程中學習理解、溝通與調適,並跟著小朋友一起進步、進化。
再者,期中考在比賽之前,所以期中考前幾天,幾位朋友不約而同問我們:「快要考試了,鐵人訓練是不是要先暫停了?」「是不是把時間挪給小朋友溫習一些測驗、評量?」
很遺憾,答案是:「完全沒有。」
我們完全沒有停止練習,也完全沒有溫習測驗與評量。對象總和太太而言,從小到大,身經滿滿的填鴨式教育後,希望至少在孩子的小學階段,讓他們當個「快樂的中等人」就好,在各方面提供他們多元嘗試,成績只要不特別離譜就好,也不用太過靠譜。
如果說特別期待的,就是希望他們從小打下運動基礎。至於有人問:「是不是要在運動方面出類拔萃,未來成為一方好手?」我想答案還是一樣:「體驗就好,過關就好,開心就好。」
其實小鐵人成績如何完全不重要,鼓勵小朋友在現階段走出舒適圈,反而是重點中的重點。
我期待,不論是小朋友或我們大朋友,在過程中實證一種價值觀:「人生就是不斷挑戰舒適圈的動態過程。」
二○一九年四月二十八日,臺東活水湖小鐵人賽結束,最後結果並不是常見的勵志故事。女兒如預期的順利完賽,但兒子卡關在第一項游泳,而無法繼續他最強的路上項目。
這回,因為同伴們都沒拿浮標,兒子在思考過後,自己決定要跟大家一樣不背浮標下水,但途中因推擠嗆水而被撈上岸,因此不能進行接續的最強兩項:路跑和自行車,他私下覺得相當難過。
然而我非常認同並支持由小朋友自己做決定,自行面對成功或失敗。
尤其在人生剛開始的這個階段,成功或失敗並不重要,早點成功不見得是好事;同理,早些失敗也不一定是壞事。
還記得二○一二年鐵人賽,下水時我還驚懼地緊握浮標不放,那年我已三十有六;來到二○一九年,兒子的活水湖小鐵人初體驗,剛滿九歲的他,賽前帶種地決定不拿浮標下水。賽後他嘴裡嘟嚷著下次要討回來。討不討都好,我只希望成功或失敗由小朋友自己來定義,至於怎麼討、何時討,也是一樣,就讓他自己決定囉!
鈴鈴鈴!
來自士林林小姐call in提問:「準備跑步時,若是下雨怎麼辦?」
首先,除非颱風、暴雨、雷電或身體超恙,否則跑步本身和下雨是兩碼子事,你跑你的、它下它的,沒有不能跑的問題。
尤其對我家小(半)學(獸)生(人)而言,就更沒這個問題。
因為,我們有幾個防雨祕密基地,其中一個就是在住家附近的「跨堤平臺下方」,考量到他們還要上學,不可以全身溼答答,我們就會比平日早起十五分鐘,改在祕密基地跑跑。
最後,甘蝦士林林小姐的call in。
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時報出版《去你的人生低谷:最速總的世界六大馬重生路》,原文標題「—番外章: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」
延伸閱讀:
【動誌專訪】制霸六大馬的素人跑者王冠翔:「越跑,心越強大。」
世界六大馬的開始:跑步像「抓交替」 總有人告訴你甚麼時候該報名